第(3/3)页 闹大有闹大的好处,多了港岛那边,说不定会弄巧成拙。 感受到范镛的拳拳爱护,林爱民当然不会张狂,向范镛保证:“我暂时不会投稿了。” “聪明!” 范镛夸赞林爱民:“低调一段时间。” “不过也不用担心,世间事只要有争辩的机会,就有可能厘清,比一棍子打死强。” 他不忘出言安慰:“讨论已经开始,你要相信自己,相信我们的zu国。” …… 呵! 再没人比他更相信了! 林爱民挂了电话,并不紧张。 一篇散文而已,杨匠先生发得,他应该也没问题。 况且有大树艾老遮阴,林爱民并非单打独斗。 他无畏无惧,有人却担心。 是沈江华! 沈江华得知消息,立即拜访艾晴家。 他拿出《广角镜》,指着林爱民那篇散文,忧心忡忡对艾晴道:“有人要为这个,找爱民麻烦。” “《凿井记劳》?” 艾晴仔细阅读,拍手称赞:“爱民文笔之凝练朴实,比写小说时还要强些啊。” “嗯,好像某个人的风格。” 他沉思半响,霍然醒悟:“杨匠先生吧?” “你看看。” 艾晴转交给妻子高英。 “没错!” 高英点点头:“有七成相似。” “我看看?” 艾单来了兴致。 杨匠先生此时以翻译著称,只有少数人知道她散文写得也很好。 他听父亲提及过,故而好奇。 七成相似,爱民哥牛啊! 可惜看了两段,艾单就撇了嘴:“果然风格差不多,我看不下去。” 他还是喜欢林爱民的小说。 里面爱恨情仇写得恣意,散文就像白开水。 “艾老!” 沈江华急了:“爱民他……” 他也能读懂《凿井记劳》,但现在不是讨论作品文学性的时候。 毕竟稿子先发表在港岛,怕有人针对林爱民做文章! “无妨!” 艾晴笑了,安抚沈江华:“《灵与肉》、《巴山夜雨》都发表了,还差反应知青生活的《凿井记劳》吗?” “港岛可以,我们也可以!” 他一锤定音,气势昂扬:“有人要诋毁,我发文章反驳。” 说了做林爱民的倚靠,转眼就食言,不是艾晴的为人!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