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若这位能活到后世,贾屎尿敢出现,老人家会连她爹一起骂。 子不教父之过,贾不平先生难辞其咎! 哎! 思绪发散,林爱民想到贾不平,再考虑自身。 一个陕省本地的,一个去陕省下乡当过知青,生活经历类似啊! 或许…… 他起了一个大胆的念头。 “对了!” 艾晴提醒林爱民:“广年他们筹备恢复做协,工作大体做得差不多。” “燕京这边,他会推荐你,问题肯定不大,别辜负他们的好意。” …… “明白!” 林爱民点点头。 有组织肯定比单打独斗强,他不会假撇清。 又和艾晴聊了一会儿,林爱民告辞离开。 外面还有访客,他可不想惹众怒。 因为要拿艾晴的字给朱晽,林爱民先回双井家属院。 “爱民,爱民!” 传达室的谢大爷看见他,老远就喊:“电话。” 电话? 早上章德凝打过,还有谁找他? “哪里的?” “说是人民文学出版社。” 老大爷满脸红光,询问林爱民:“你要出书了?给大爷一本啊。” 唉! 看看热爱文学的老大爷,再想想后世那些基本不买书的年轻人,林爱民暗暗叹息,再次觉得自己很幸运。 只要不像贾屎尿一样乱写,他有艾晴看顾,再有如今的名声,过上好生活是没问题的。 “谢大爷高看我了。” 林爱民一边感慨,一边解释:“应该是我写的散文发表了。” “散文?” 谢大爷没听懂。 他只看小说。 林爱民记得范镛给的号码,拨了过去。 果然是《凿井记劳》发表了。 4月初《广角镜》刊登,目前港岛反应热烈。 “按千字30元计,一共90元。” 范镛先说稿酬,还进一步解释:“换算的是软妹币。” 不错! 以为是港岛币的林爱民,这才高兴起来。 而范镛仍然在继续,语调凝重:“燕京也会有消息的,你要做好心理准备。” “早知道你又写了三篇小说,不该要你发表散文的。” …… 他这是提醒林爱民。 过犹不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