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章徳凝恍然醒悟。 对林爱民加稿酬的不满,此刻烟消云散。 “这是个有趣的人。” 陈思崇笑着叮嘱章徳凝:“以后多和他联系。” “是!” 章徳凝也有此意。 她再回到‘小黑屋’,态度比跟林爱民谈稿酬时热情许多。 热情也没用! 林爱民眼中,只有稿酬。 验证感情深厚与否的稿酬不加,友谊就是风波中的小船,随时颠覆。 “再见!” 他拿着35元报酬,背着麻袋,挎着军绿包,离开《燕京文艺》杂志社。 林爱民没坐公交,去了附近的供销社。 有钱就该消费,否则要它何用? 手里有粮票、肉票、糖票,有陕省攒的,还有朱晽这几天省给他的。 麦乳精一元二角,他买了三瓶,共计三元六角。 猪肉割两斤,花去一元五角。 想到下乡前的妹妹林若兰,是个喜欢吃甜的黄毛丫头,林爱民又买了半斤大白兔奶糖,又出了两元。 好像上高中了? 看看柜台上摆的大公鸡文具盒,林爱民又拿出二元。 近十元钱流水般花出去,他却不觉得心疼。 离开时锣鼓喧天,回来也该显摆张扬。 人生在世,活得就是个脸面。 不止是为自己,也要考虑父母和妹妹的感受。 买齐东西,林爱民坐公交车,去往朝阳区。 此时的朝阳区,远不是后世的CBD商贸繁华之地,目前定位是工业区。 初,燕京城市规模远没有现在这么大,广渠门外已是郊区。 要从过去的消费型城市转变为生产型城市,燕京需要大力发展工业。 根据燕京的自然地理特征,西北风较多,为防污染就在燕京城东南的双井一带,建立了工业区。 当时有通惠河南岸和通惠河北岸两大工业区。 通惠河南、劲松至双井一带,聚集了广渠门东五厂:燕京齿轮总厂、燕京重型汽车制造厂、燕京建筑机械厂、燕京重型机械厂、燕京光华木材厂。 它们和燕京内燃机总厂、燕京吉普厂等以机械制造业为主的工业企业,组成燕京的机械工业中心。 而林爱民父亲所在的燕京光华木材厂,也在这一带,他们家也就安置在附近。 下了公交车,林爱民瞥下密密麻麻的家属区,亲切感涌上心头。 住的是改出来的两居室,非常拥挤,但家依旧是他的家。 他再往北面看去。 谁能想到那里就会建起国贸商城,九十年代成为外地人来燕京必逛的地方。 时代变迁! 就是他脚下踩的地方,将来住宅也会消逝。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