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做编辑两年来,章徳凝见过想加稿酬的作者。 但只发表一篇小说,就对稿酬不满意的,林爱民是第一个。 千字5元在《燕京文艺》杂志社,已经是顶格。 要知道去年颁布的文件,明文规定,千字最高是7元。 这个价格只有《人民文学》能开出来,《燕京文艺》级别目前不够,必须上面特批。 就算《人民文学》,千字7元,也只有名气大、稿子稳定的作家能拿到。 林爱民才华是有的。 毫不掩饰的贪婪劲儿,也是少见的。 他真是勇救三名落水孩童的知青英雄? “抱歉!” 章徳凝语气委婉:“你可能有难处,但千字5元已经到顶。” 文章写得好,也只是他们编辑认可。 《被爱情遗忘的角落》能否给杂志社带来预想中的期望,尚未可知,她不能轻易许诺。 “明白了。” 林爱民也不沮丧。 他只是刚回燕京的知青,文坛上名气很小。 埋个伏笔,并不是真要加钱。 后面如果其他杂志求稿,因为稿酬的原因背离《燕京文艺》,‘德凝姐’也不好责怪他吧? 林爱民是在未雨绸缪。 父母虽然是双职工,但老家有老人赡养,家里还有个妹妹,到处要用钱。 而他要考大学,不打算工作。 距10月份开学还有六个多月,总要自己养活自己,稿酬是他唯一的仰仗。 谁给的多,就给谁写。 没毛病! “稿酬现在就给你。” 给不了高价,章徳凝拼给钱速度。 “稿酬按千字5元计算。” 林爱民稍稍沉吟,提了个奇怪的要求:“我拿走35元,剩下能寄到双井吗?” …… 他说个地址。 “原则上没问题。” 章徳凝心里疑惑,却没有拒绝:“本来就要邮寄,我去请示。” 她离开‘小黑屋’,见小组长陈思崇,申请款项的同时,表示不理解。 “双井啊!” 陈思崇感慨一声,意味深长道:“林爱民拒绝上面的工作安排,目前是‘病退’待业的状态。” “他的父母都是大厂子弟,家里还有个妹妹。” “二十二岁还要靠父母养活,其他人会怎么看?” …… “明白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