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奕匡的态度-《变天》
第(2/3)页
历史上1885年4月18日,李鸿章和伊藤博文签署的中日《天津条约》,可以说是李鸿章一贯的外交作风,也可视作是一贯的失败。
日本对朝鲜的图谋已久,占据朝鲜以之为跳板进而某图中国东北,这是日本人早就制定的计划。从1875年的《江华条约》,日本以承认朝鲜为自主国家开始,一直到《天津条约》,十年的时间,日本完成了把朝鲜这么一个中国属国的地位,演变成朝鲜由中日“共同保护”之下的地位,可见李鸿章在外交上的软弱,虽然他也看到了日本侵略朝鲜的野心,但是没有意识到日本会主动和中国开战,更没有看到,日本最终成为他一生外交活动中最大的耻辱。
现在历史似乎发生了小小的震动和扭曲,《天津条约》到4月底了,还没正式签署,可见也就是这一两天的事情了,估计李鸿章和伊藤博文谈的基本到了最后阶段了。
既然没有正式签约,李鸿章又开口相问,沈从云深思了一番,还是觉得要说一点,于是便露出沉重的表情到:“中堂,倭国自明治维新起,全盘向西方学习,其发展速度之快,国力增强之快,远远大于我国。从云以为,倭国虽小,然其野心不小,如不早做准备,日后必为我朝大患。朝鲜一事,必须坚持一条,日本撤兵,中国驻军,否则后患无穷。”
“哦?”李鸿章露出不以为然的微笑,沈从云看着心里拔凉拔凉的,知道自己的话白说了,也就不再多说。只是安静的等待着李鸿章继续道:“从云想的甚远,不过老夫以为倭国弹丸之地,断不敢寻衅我大清,从云多虑也。”
沈从云心中一阵惨笑,暗道:“很傻!很天真。英国、法国、德国这些国家,那一个大的过中国?不照样打上门来,逼着清朝签署卖国条约,烧了皇家园林圆明园么?我跟你说吧清楚,随便你去折腾,总之日后你李鸿章的淮军是靠不住的,我也没指望拟你。”
心里这么想,脸上沈从云还是露出谦虚的笑容道:“中堂高见!”心里自然还要加上一句,“高你妈啊!”
……
大道朝天,旌旗乱舞,庆亲王出门好大的排场,李鸿章亲率直隶诸大员出城十里迎接,沈从云置身其间,看着大张旗鼓的队伍,巴不得天上落下一颗炸弹,炸死丫的。yy是美好的,现实是无情的,李鸿章为首的一干官员纷纷上前见过奕劻的时候,沈从云还是要装出最诚恳的笑容,上前给奕劻见礼。
“你就是沈子归?不错!不错,小伙子不错!”奕劻眉开眼笑的拍着沈从云的肩膀夸奖了一番,似乎还不足以表达对沈从云的亲热,干脆当着众人的面拉着沈从云的手笑道:“子归是我大清的干才啊,老佛爷曾给予高度褒奖的,今番与法国人谈判,子归只管放手去谈,本王绝不干涉,只管静待佳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