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万家宝万老能在现代文坛排到第六位,的确有他的独到之处。 他是华国现代话剧史上成就最高的剧作家,没有之一。 而且,他是典型的天赋异禀,年仅23岁就写出《雷雨》,当时的他,还只是青华研究院的在校学生。 《雷雨》不只是万家宝的处女作,也是华国现代话剧成熟的标志,在华国现代话剧史具有划时代级的重大意义,他也因此被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 《雷雨》以及后面写的《日出》、《原野》、《北京人》等七部戏剧,的确是难以超越的经典。 但也就这样了。 万老后来再未有好作品问世,以至于临终前,依旧心有不甘。 晚年的他,床头常年放着一本《托尔/斯泰评传》,反复看反复读。 有一次,他读着读着,突然高举双手大喊:“我就是惭愧啊!你们知不知道我有多惭愧?” “我越读托尔/斯泰越难受,你们知道吗?” “我要写出一个大东西才死,不然我不甘心啊!” …… 未曾跳出框框的他,很难再有突破。 原因何在? 林爱民知道。 他看多了年代文,自然明白如何帮万老再创新高。 现在不行。 林爱民自忖有点儿名气,也和艾晴、张广年等大佬关系亲密,但依旧没资格对万家宝说三道四。 贸然行事,徒取自辱,还会连累朱晽的前程。 慢慢来! 欲速则不达! 他按捺住心中的急切,回应艾晴:“我们家晽晽还要上大学,这件事也不用太着急。” “嗯!” 艾晴点点头。 提点林爱民可以,推荐朱晽不行,万家宝如果不想收徒,他不是给自己找没趣吗? 他虽然比不上公认的那六位,还是有着傲气的。 朱晽也没觉得有不妥,看着自己夹蔬菜的林爱民,心中得到莫大的安慰。 她最近其实有点儿自卑。 林爱民太强了。 写小说举手拈来,高考复习也遥遥领先她和林若兰。 甚至和林若兰相比,朱晽自忖除了容貌,也没什么优势。 每门课的学习,都差了林若兰一大截。 尤其是英伦语,林若兰更是天赋绝佳,甚至比林爱民都强。 好在林家兄妹都很谦虚,林爱民更是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到每人都有兴趣所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鼓励她发掘自身的优势。 朱晽也是个聪慧的人,苦学的同时也在想这些,慢慢琢磨出一条路来。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