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嘟嘟! 就在此时,桌上的电话响了。 李紫云立即按了接听键,听了对面的话道:“念给我听听。” “反思过去,正视过去,坚持正确的,摒弃错误的,是为了更好地前进!” 她跟着重复,眼睛越来越亮:“说得好!” 挂了电话,李紫云精神振奋问肖圆敏:“稿子有需要改的地方吗?” “您的意思……” 肖圆敏惊喜到不敢相信。 “发!” 李紫云意味深长道:“为了留住我们的肖圆敏编辑,只能刊登林爱民的小说了。” “我错了!” 肖圆敏脸色微红,向李紫云深深鞠躬。 “尽量少改!” 李紫云特地叮嘱:“或者电话里和林爱民沟通,我们要在新一期杂志上刊登。” “明白了!” 肖圆敏兴冲冲离去。 嘟嘟嘟! 刚回到座位,燕京的朋友打来电话,声音里难掩激动:“我看了,我看了,林爱民写了创作初衷。” 【反思过去,正视过去,坚持正确的,摒弃错误的,是为了更好地前进】 吼声震荡耳边,肖圆敏愣了愣,瞬间明悟。 李紫云是在等《燕京文艺》的消息,想知道林爱民的创作初衷。 发表小说的目的不是投机,而是反思。 坚持正确的,摒弃错误的,说得多好啊! 她立即拨了林爱民留的电话。 回信? 《魔都文艺》等不及! 此时刚进双井家属院的林爱民,正准备回家,就听到传达室的谢大爷喊他的名字:“电话,电话!” 电话? 林爱民立即接听。 “《燕京文艺》的编辑肖圆敏,《巴山夜雨》稿子采用了?” “稿酬是千字7元吧,那就是84元。” …… 恰巧从此路过的王翠英同志,听见84元的巨款,顿觉手里拎的糕点不香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