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无独有偶! 就在阎刚、崔导怡一起去找主编张广年时,魔都JA区巨鹿路675号爱神花园,《魔都文艺》杂志社的编辑肖圆敏刚刚拿起来自燕京的那些投稿信。 她上个月刚到,却熟悉工作流程。 燕京有《人民文学》和《燕京文艺》,当地的作者肯定优先投这两个杂志。 那么到他们这里的稿子,十之八九是两家杂志社拒过稿的。 《魔都文艺》是省级期刊,依旧有自己的傲气,最后处理燕京来的稿件。 果然! 她拆了五六封,要么文笔生涩,要么词不达意,甚至没有一个能把故事讲完整的稿件。 “唉!” 眼中有着惆怅,肖圆敏喃喃自语:“刘新武或者林爱民能来投稿就好了。” 噗嗤! 她被自己的妄想逗笑了。 怎么可能! 两个人是《人民文学》、《燕京文艺》器重的作者,稿子跑到燕京外,除非奇迹发生。 尤其是林爱民,最近有人批评他的《被爱情遗忘的角落》,更是引来关注。 肖圆敏作为小说坚定的支持者,听闻《燕京文艺》有所举动,好像跟林爱民又约了稿。 她前几天特地给燕京的朋友打了电话,要他买新一期的《燕京文艺》寄过来,想一睹为快。 有签名就更好了! 喜爱小说里女性人物的肖圆敏,有着隐藏的野望。 她拿起下一封信,随意扫向后面,心突然砰砰跳起来。 邮寄人的名字叫林爱民,是她认识那个吗? 肖圆敏双手捏住信封,想要撕开,又赶紧停下来。 她找来剪刀,挑起信封粘连处,尽量保证它的完整性。 耗费两分钟,肖圆敏终于拿到稿子。 《巴山夜雨》! 看到稿子的标题,肖圆敏挑挑眉,立即开始阅读。 【江城码头,晨雾刚刚散去,天空依旧灰蒙蒙的】 【前往鄂汉的客轮停泊在码头,陆陆续续有人检票上船】 【此时从远处山的民居里慢慢走出三个人,是两男一女,其中一个男的,手上戴着镣铐】 …… 不错! 看到这里,肖圆敏暗暗点头。 开头直奔主题,没有过多渲染。 以镣铐这个不常见物来吸引关注,作者是个会讲故事的。 文笔简练,词句读起来也很舒服。 和前几封稿子相比,一个是地,一个是天。 接下来她没有太多时间关注稿子,完全沉浸在小说情节中。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