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要按林爱民的意思,起码也要二三十,才能诚意满满。 朱家四口人,朱晽大姐在外地,可以不用考虑。 方珍和朱晽认可他,剩下唯一的拦路虎,就是他未来的老丈人,那位燕京理工的朱云青教授了。 养了多年的小棉袄,要被林爱民当做白菜拱了。 教授再有觉悟,也没到无动于衷的地步,肯定要狠狠考察他。 礼物是敲门砖,不能吝啬。 那么现在的关键,就指望《燕京文艺》了。 稿酬什么时候发啊? 感谢出版局,77年发布《关于试行新闻出版稿酬及补贴办法的通知》,有了‘低稿酬,只付一次稿酬’的制度。 目前著作稿千字2至7元,《被爱情遗忘的角落》有一万一千多字的篇幅,哪怕是最低的千字2元,他也能拿到22元。 差不多够了! “有三天吧?” 他又问朱晽一次。 “是!” 朱晽点点头。 “留了医学科学院的地址?” “嗯!” 见林爱民患得患失,朱晽安慰他:“很快就有消息的。” 他们提及稿子时,《燕京文艺》办公室,编辑章徳凝和小说组组长陈思崇,正讨论《被爱情遗忘的角落》。 “陈老师。” 两年前来《燕京文艺》做编辑的章徳凝,满脸激动:“《被爱情遗忘的角落》写得很精彩,咱们可不能错过啊。” “哦?” 陈思崇来了兴致:“具体讲讲。” “女性微妙心理的刻画,感情历程的变化,都写得十分动人。” 章徳凝看过几遍了,自然有的放矢:“无论对存妮偷食禁果后的羞怯、欢悦与恐惧的心态描写,还是对当年反抗包办婚姻、如今又包办女儿婚姻的菱花内心矛盾的揭示。 “抑或对青春萌动的少女荒妹‘气他、恨他、不睬他、害怕他、又不由自主地想念他’”的初恋心理,都精细入微、纤毫毕现、真实感人。” …… “体会很深。” 陈思崇眼中有着赞许,进一步提醒她:“和《人民文学》那篇《班主任》相比呢?” “《班主任》?” 章徳凝看过这篇小说,回忆对比一番,霍然醒悟:“您的意思是……” “没错!” 陈思崇不再打哑谜:“从菱花、存妮、荒妹家庭的对比变化,能看出过去三十年的历史变迁。” “我们要发表,就可能和《人民文学》一样,引来各方的关注。” …… “您的意思会帮《人民文学》分担压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