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因此厂址选择首要考虑的问题,就是交通。 桃喜带着卫舒雨到达地方后,开着车在周围转了转。 卫舒雨对桃喜提议的这个地方很满意: “这里倒真是不错!” “又宽敞不说,水路陆路都通!” 说到这里,她话锋一转: “只是附近有十几户人家,想让他们搬走,怕是得费些事儿,费些钱。” 在拆迁还没有开始的年代,拆迁赔偿的国家标准也是没有的。 卫舒雨是在担心有人会狮子大开口。 “只要我们看中了地,部队那边会把后续问题解决。” “不过,我们要把钱准备好。” 听到桃喜的话,卫舒雨松了一大口气: “有部队出面,那就好多了。” “你看今天要不是部队来,还不知道罐头厂的那些人要搞成什么样子呢!” 桃喜看着周围的环境,继续跟卫舒雨说: “行吧,如果你也觉得这块地方没问题,我就跟那边交涉,让他们把手续什么的都给办好。” “你去多接点订单,多催款,把厂里的资金都归拢,我们算算账。” 选这块地,其实是文秀两口子在地图上分析好,帮桃喜参谋的。 在临安市这边,只有这个地方交通方便,又是在城外。 通过实地考察,新厂址敲定后桃喜和卫舒雨,就赶回去各自忙活开了。 卫舒雨负责厂里的事,而桃喜则要去联系建厂的批文,还有新厂设计预算等等。 就在一切事情,有序发展时,新厂选址地的居民不知道从哪里听说要让他们搬迁的事,集体找政府闹开了。 他们是有人甚至拿着家里的火药枪,聚集在当地政府门口,说是要赶他们走,就跟政府部门的人同归于尽! 事情闹了起来,当地政府有些扛不住,他们派人来找桃喜,让她换个地方。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