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朱棣虽然不知道燕王说的复合型人才是什么意思。 但是他知道燕王这种人才,是真正有用的人才。 朱棣的眼睛闪过一丝精光,要是像燕王这种人才越来越多。 那么,将来的大明的治理,只会越来越蒸蒸日上。 整个朝堂中的大才,都在多姿多彩的发挥着自己的才能。 那就真是未来可期,朱棣也不怕自己走后,后代对江山的治理上出问题。 但是像燕王这种人才有一点弊端,就是想法非常的惊世骇俗、天马行空。 虽然是有用的,但是比起老方法来说,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出岔子。 就在这时,朱高炽开口了。 “二弟,这全国举办义堂可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啊……” 在朱高炽看来,这个举措,可以做,但是也算是一种无用之功。 但是对燕王看来,这个举措的意义很大。 那些年幼的、年轻的人,是国家的花朵,也是祖国的未来。 其中要是能出几个领袖一样的人,那就更好了。 “老大,现在国库的钱,足够,再有一个……”燕王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我现在是摄政王,而你,只是一个太子。别逼逼了。” 朱棣的目光看着燕王,“你继续说。” 朱高炽:……什么时候开始太子的地位这么低了?太子不是储君吗?是我记错了? 将朱高炽的嘴巴堵住后,燕王这才开始继续跟朱棣讲自己的思路。 “我要让全国的小孩都能上学识字,无论士农工商,无论男女,只要是年龄满足,七岁以下,即可。” 朱棣等人瞪大了眼睛。 “女子也可?”朱棣皱着眉问。 燕王点头。 赵王不理解,“你不顾男女大防了?再说女子缠着足,怎么走到学堂来?” 燕王继续说道:“缠足这一风俗,乃是恶习。可废之。再说了,咱们奶奶不也没缠足吗?耽误爷爷打江山了?他她可是开国皇后,天下当以她为典范,表率!” 朱棣听着这个,目光沉沉,也不说话。 在他看来燕王这个提议,有利有弊。要是天下人人都明理了,人才是会变多,但是他也怕皇权旁落。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