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所有人都像鹌鹑一样,缩埋着头,一动不敢动。 朱棣面无表情的用眼神一一扫过底下这些人,这种情况,放在以前,朱棣是很喜欢看的。 太子和赵王互相制衡的局面也是朱棣最愿意看的。 但是眼下这件事情,应该影响到要让朱棣下罪己诏的程度,牵扯到朱棣的利益了。 所以朱棣为了能更好的解决这件事情,不得不站出来管一管。 并且下了圣旨。 “户部尚书夏元吉去筹措赈灾粮,务必要够山东河南一带灾民成功到达倭省!传令,让山东省知府着手开始准备迁徙灾民事宜。” 朱棣一锤定音。 众朝臣们一齐跪下。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解缙在心里乐开了花,就算皇帝采取了燕王的建议,却把筹措灾粮这样的苦差事给了夏元吉。 要知道,因为燕王提出的摊丁入亩,全国的那些地主对燕王以及朝廷的意见很大。 夏元吉这差事要是办不好,导致灾民在迁徙路上饿死的人数过多。 那朱棣肯定会追责的。 夏元吉领旨后,脸上也带了点沉重。 这差事,确实不好办。 他看向燕王,此事怕是要请教燕王了。 燕王感受到夏元吉的目光,递给他一个稍安勿躁的眼神。 夏元吉脸上的表情一下子就轻松起来,转头解缙带着点幸灾乐祸的眼神,他脸上又出现了读书人的高傲,他像是看到什么脏东西一样,朝着解缙所在的地方一甩袖。 这个动作有很强的羞辱意义,解缙只是微微一笑。 夏元吉的差事,他不会让他办的多顺利的。 接下来,一些官员上报的事情,都不算什么大事。 朱棣坐在龙椅上走神,他在想山东和河南的灾民移迁的事情,怎么才能办更加的好。 太子和朱瞻基父子俩也是心不在焉。 燕王捶着脑袋打瞌睡。 赵王则是出神的望着燕王的背影。 朱家这一家子全都心不在焉。 身后的一些大臣则是在回忆燕王的思维方式和思想,他们觉得受益匪浅,对于如何的去解决政事又提供的一种新的思路。 朝中的这些官员,在笔墨之中都是大明全国的佼佼者,自然比普通人要聪明一些。 所以他们看见了燕王的优点,就在悄悄的试图去学习这种高效的思维方式。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