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F/G 科里·马盖蒂,894万 SG 托尼·阿伦,600万 SG 詹姆斯·哈登,405万 PG 昌西·比卢普斯,1207万 PG 斯蒂芬·库里,446万 PG 朱·霍勒迪,248万 15名球员共计总薪资8897万,这已经大大超出了奢侈税线了。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光是签约三名首轮新秀,就占去了1100万的薪资空间,然后续约了阿泰斯特,又是占去了将近600万的薪资空间。 2009-2010赛季的工资帽为5770万美元,奢侈税线为6992万美刀。 休斯顿火箭的薪金总额超过了6992万美刀,所以每多花1美刀,就得支付1美刀的奢侈税。 对休斯顿火箭的老板杨力来说,这一千多万美刀,不过是洒洒水罢了。 靠着休斯顿火箭的吸金能力,分分钟就赚回来了。 目前休斯顿火箭根本就不用杨力往里投钱,挣到的钱比花出去的,要多得多得多。 在2008年的休赛期,由于次贷危机的爆发。 为了保障一部分NBA边缘人的利益,在杰里·韦斯特老爷子的推动下,联盟出台了双向合同规则。 规定除球队15人大名单以外,每支球队还可以签约两名双向合同的球员。 休斯顿火箭在今年选中的次轮秀丹尼·格林,与球队签下了一份为期两年的双向合同。 球队若想和二轮秀签双向合同,具体的操作是: 先提交一份投标合同,用以保留对该球员的选秀权。 在球员签下投标合同后,球队再将其裁掉。 这样一来,球队享有对这位球员的独家双向合同签约权。 铁林就是这样操作进行双向合同签约的。 而另外一名与铁林被休斯顿火箭签下的双向合同球员,是今年的落选秀——韦斯利·马修斯。 这两名球员不用过多介绍了,都是十分出色的3D球员。 而马修斯更是落选秀逆袭的代表人物了。 仅仅用了一年,他就完成了逆袭,拿到了大合同,获得了首发位置。 值得一提的是,韦斯利·马修斯还是NBA落选秀三分王。 杨力签约马修斯,只是为了以备不时之需。 大概率是用不上的,毕竟休斯顿火箭后场有一群天赋怪,配置实在是过于豪华了。 当然最好是有其他球队看中了马修斯,这样可以用他来换点什么回来。 以这俩人的潜力,是都有机会进入到一支球队的15人大名单中进行培养的。 但是其他球队是其他球队,休斯顿火箭是休斯顿火箭。 光是库里,哈登和朱哥,这仨都不一定能分到足够的时间来锻练了。 那就更别说铁林和马修斯了。 还是老老实实在发展联盟待上两年,随时等候着球队的召唤吧。 最后就是大刘,他签了一份发展联盟的合同。 在发展联盟打一个赛季,也比在CBA强多了。 今年的休赛期,其他球队也有或多或少的行动。 但总体来说,没有什么特别惊人的大交易。 最大的转会,也不过是达拉斯小牛发起了一桩涉及4队的大交易。 达拉斯小牛几乎没付出什么代价,就通过先签后换的方式得到了肖恩·马里昂。 这样一来,达拉斯小牛队的核心配置就成了诺维茨基+马里昂+卡特+特里。 在军备竞赛的路上也是一去不复返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