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其实,先前她让冷卿雪带着自己偷偷去看过云来村的土壤。 无论从土质还是环境来说。 都要好过其他村。 怪不得,云来村这么多年,一直靠种植棉花,就能赚大钱。 而且牛棠棠发现,云来村因为四处都有泉水,开挖水渠很方便,不需要安置庞大的水车,所以更适合种植水稻。 棉花采摘后,要经过加工,才能使用。 但水稻不一样,当天收获,脱了稻壳,便能煮熟上桌。 至于买的银子,便是在张太守那里赚到的粮食钱。 为了收买云来村村民的人心,牛棠棠当天就带着大家,挨家挨户发放应急用品,每家每户都分到一袋五斤的大米。 虽然云来村各家都很富有,但大米的稀缺与珍贵,唯有在逢年过节才能吃上。 “现在种棉花肯定来不及了,但我有一年四季都能播种的水稻,就是我先前发放给大家的大米,你们应该都吃过了。” 这天。 牛棠棠把云来村的村民都召集到祠堂,说出自己的计划。 “种水稻?”一个村民提出异议,“我们祖祖辈辈都是种棉花的,这水稻没有大规模种过,万一种不成,谁来承担这个损失。” “我现在是你们的地主,你们是我雇佣来种地的,那出了问题,自然由我这个地主承担。”牛棠棠笑了,这位大叔还挺有责任心的。 “可我们都没经验呐。” “放心,我会手把手教你们的。”牛棠棠拍着胸脯跟大家保证,“只要大家是奔着致富去的,好好干活,不投机取巧,不损害大家的利益,等咱们种出优质的大米,卖出好价钱,想一想到了年底,能拿到比种植棉花更多的银子,不是更高兴?” “牛姑娘,你说的,真的能实现吗?” “你们能不信,就去看看牛家村,再不行去安溪村也行,两村虽然是种植棉花的,但也是我手把手教出来的,现在两村关系和谐,没事就在一起交流,我是打算等云来村种出水稻后,再去跟其他村子合作,总归是一个县里的,自然想着让大家都吃饱穿暖。” 牛棠棠真情实意的一番话,打动在场大部分的村民。 也有几个,持观望的态度。 唯有郑年与弟弟两人,面上乌云密布。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