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章 大结局终章:铁血强宋-《穿越天龙:从珍珑棋局开始》


    第(3/3)页

    赵穆直到走到城门口的时候。赵穆才回过头看了一眼,看了一眼自己一手造成的人间地狱。

    面对这一切赵穆也是不由得在心里叹了口气。若不是原本的时空当中,金人做事做的太绝了,他也不必犯下如此的暴行。

    但赵穆并不同情,也不后悔。这种事在他看来,算是罪在当代,功在千秋吧。他这样做也只是不想让这一幕在汴京重演罢了。

    对待蛮夷不要留有任何的同情心,毕竟满意畏威而不怀德。你不把它杀了,它就会过来杀了你。

    之后赵穆便头也不回的离开了,带着耶律延秀返回了自己在城外的中军大帐。

    中京的浩劫持续了一天一夜,直到耶律涅古鲁率兵赶来之后,城内的秩序才得以恢复。

    但尽管中都城化为了人间炼狱,但居住在城内的汉民,高丽民,契丹各族百姓们,虽不敢说都安然无恙,但也最多是被劫掠了一些财产罢了。真正倒霉的是女真人,还有那些跟女真人有关系的人。

    之后赵穆在中京城外,和众人商议了一下此次战利品的划分。

    金国东面的辽国旧土,按照之前的约定,赵穆划归给了耶律涅古鲁。他们现在是辽国政权的合法统治者。收复中都的功绩会稳固他们父子的权位。彻底坐实了耶律洪基的无能,让辽国再无复兴的可能。

    而金国北面的原始丛林,雪原什么的,还有几座城池。赵穆都划给了慕容复,尽管那些地方没什么用,但慕容复不要的话,也是很浪费的。但这也算是他这个“燕世祖”开疆拓土的一个“功绩”。

    而剩下靠南边,连带高丽边境的一些地区,赵穆都划给了大宋。以后大宋在长城之外也有了很大的战略纵深空间。而且还彻底打通了和高丽国的路上通途。

    总之这场“邪恶”的战争终于在这场“分赃大会”结束之后,彻底画上了句号。赵穆也能彻底安心的回灵州城享乐了。

    半个月后,北方的局势彻底稳定。赵穆也班师准备回灵州去。而他本人则是借道宋境去了一趟汴京,探望一下自己的陛下。

    除了和哲宗拉家常之外,还有最重要的两件事,那就是视察水师的训练情况,以及给哲宗献上赵穆粗略画的一副世界地图。

    眼下陆地上的威胁,基本上已经彻底解除了,现在哲宗把自己的目标放在了海外。是时候派出船队征服周边的岛国,以及探索新大陆了。

    而且赵穆还在那张图上,清楚的标注了各地的特产。其中着重介绍了产自美洲的玉米,以及吕宋群岛上的甘薯。

    赵穆打算让这些明朝时期才流入中国的高产农作物们,提前进入中国。

    赵穆知道,古代老百姓们造反的主要原因还是遇到天灾吃不饱。只要让大部分人吃饱肚子,这样的话,才能更好的维护大宋的统治。从而引导大宋慢慢走上正确的道路。

    当然了,后续的事情就跟赵穆这个“内陆王”就没什么关系了。赵穆在自己的封地内安心享乐。并且威服西辽,西夏,吐蕃诸部等四夷。

    而哲宗则是按照赵穆的建议派遣大宋的水师远洋,去寻找赵穆图上标注的那些东西。

    当然了,哲宗第一个实现的目标是攻打东瀛。

    一方面是因为赵穆之前对高丽王的承诺,另外一方面便是大宋需要一个远洋的中途补给站,如果横渡太平洋前往未被发现的美洲的话。在东瀛列岛就地补给,可比回大陆补给要省时省力太多了。

    在大宋天军的杀伐之下,东瀛各部,连同北面的虾夷,都被大宋消灭。

    大宋将一部分土地划给了同样出力的高丽。而剩下的一部分,按照赵穆的建议“腾笼换鸟”,留女不留男。这些岛民们,也像女真人一样,彻底被绝了种。之后派遣大宋人去跟这些本地女子们繁衍。以后将诞生新的人口。

    几年后亚洲地区的探索,基本上结束了。哲宗也找到了赵穆说的那些东西。尤其是甘薯的引进,大规模的种植,让大宋很少再有饥饿了。

    内无饥荒,外无强敌。

    大理,西夏,西辽,慕容燕,吐蕃等诸部皆对大宋朝贡。

    自此大宋也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铁血强宋”一个不输大唐的伟大文明。

    大宋文武二帝的名字,也永远铭刻在这个武侠世界的平行时空当中。

    而赵穆,每日不是吃就是睡,穷奢极欲到了极点。而各地也给他进贡了不少的美人,供他享乐。

    况且他有北冥神功护体,至少有百余年的寿命。

    赵穆已经开始想象,自己一百岁生日的时候,还有一群十六七岁的美貌女子相配,那该是怎样的梦幻天堂呢?

    天龙八部,求而不得。

    但赵穆却勘破那珍珑棋局,终于乐的逍遥自在了。而他这样的幸福,这种宛若梦幻一般的美好生活,将会一直持续下去,直到百余年后,他寿终正寝之时

    天下风云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催。

    皇图霸业谈笑中,不胜人生一场醉。

    提剑跨骑挥鬼雨,白骨如山鸟惊飞。

    尘事如潮人如水,只叹江湖几人回。

    万般诸事皆散尽,金樽玉盏酒一杯。

    天涯繁梦尽归复,花萼相辉逍遥归。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