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驰援袁绍-《三国曹昂传》


    第(2/3)页

    李肃冷冷一笑,压低声音,低声说道:“主公,各位大人,我建议派出一支小部队,假托郭大贤的名义,偷袭荀谌一行,将他就地斩杀!反正咱们军中有黑山军的许多衣甲,绝对能做得天衣无缝。到时候,咱们可以对袁绍的请求谎作不知,反正袁绍与公孙瓒的决战在即,他也来不及再对咱们指手画脚。而等到袁绍与公孙瓒大战之后,胜负已分,咱们再见机行事。”

    不得不说,李肃的建议很是诱人,众将都有些心动。不过还是有两人心存异议,那就是曹昂和戏志才。

    曹昂自不用说,知道历史上袁绍最终战胜了公孙瓒。而戏志才沉吟片刻,低声说道:“伟恭此策,虽能缓一时之急,却不能彻底解决问题。在我看来,此次袁绍与公孙瓒相争,公孙瓒必败!”

    听到此言,众将哗然,现在公孙瓒来势汹汹,席卷各地。而袁绍却困局冀州,怎么可能轻易得胜?

    曹昂却轻轻点头,沉声说道:“先生所言极是,我也有此认知。来来来,还请先生为众将解惑。”

    曹昂起兵以来,已经在众将心中建立起一定威严,对他的判断,众将不敢反驳,全都翘首看向戏志才。

    戏志才得到曹昂的肯定,心中也是松了一口气,吾道不孤啊!他咳嗽一声,沉声说道:“戏某且为大家分析一下。那公孙瓒来势汹汹,连连得胜,看似风光,却已经走在了悬崖边上!

    往常他与外族作战,有那刘虞在后方为他筹备粮草物资,后顾无忧。而现在公孙瓒与刘虞已经趋向对立,刘虞不再后方给他插刀子,已经算是情至意尽,公孙瓒根本指望不上刘虞的接济,他现在消耗的全是自己的库存。现在他虽然打下了不少地盘,也任命了不少将领,但是他的根基尚不牢固,只要吃个败仗,依附在他麾下的各地势力就会立即改换门庭!后方不和,根基不稳,这是公孙瓒必败的第一个原因!

    往常公孙瓒一直在幽州作战,对抗外族。而幽州百姓苦于外族侵略之苦,宁肯遭受公孙瓒的盘剥,也支持他的大军。而现在外族势力或者被刘虞降服,或者被公孙瓒击败,已经对幽州百姓造不成多大威胁。再让他们承担这沉重的赋税,众人心中很是不满。而新纳入公孙瓒统治之下的冀州百姓,在韩馥治下一直享受着相对低的徭役赋税,现在突然翻番加倍,百姓心中极为不满。不恤百姓,百姓自然不会支持他,这就是公孙瓒必败的第二个原因!

    公孙瓒这个人,自恃才力,并不看重幕僚、手下,对属下记过忘善,睚眦必报。这样的一个人,根本得不到手下的真心效忠,也吸引不到优秀的人才效力。比如说温酒斩华雄的关羽,现在宁肯待在平原令刘备的麾下,也不愿意为公孙瓒效力。而袁绍这个人虽然优柔寡断,但因为讨伐董卓积攒起来的名声,却吸引了大批能臣效力。比如说这荀谌、荀攸,比如说逢纪、许攸。恃其才力,刻薄寡恩,这就是公孙瓒必败的第三个原因!

    有这三个原因,虽然公孙瓒的势力现在如日中天,可在我看来,却是冢中枯骨,败亡在即。只要袁绍不轻敌冒进,与公孙瓒争斗的时间越长,对袁绍就越是有利。而对我们来说,两强对峙,正是咱们发展的最佳时机!

    也就是说,要想让我军得到更好的发展,最好是公孙瓒与袁绍长时间缠斗对峙;要想让公孙瓒与袁绍缠斗对峙,必须让袁绍赢得一战,收服冀州军心民意;要想让袁绍收服冀州的军心民意,咱们这些名义上的下属就该听从他的号令,贡献一点力量,促使他打得胜仗!”

    戏志才的分析极有道理,曹昂麾下众将纷纷点头,自此,戏志才也确立了他作为曹昂麾下第一谋士的地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