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明睿的选择(第一更)-《凤凰斗:第一庶女》


    第(2/3)页

    因为霍光家族权利太大,霍光之妻便想让自己的女儿担当皇后,但是刘病已却不同意,他下了一道“寻故剑”的诏书,要寻寒微时的一把剑。朝臣们见风转舵,便都联合奏请立刘病已的原配妻子许平君为后。依例,皇后的父亲一定要封侯,但霍光却始终不允。后来才封了个“昌成君”。

    这便是自古传为美谈的故剑情深。

    这便引起了霍氏家族的不满。霍妻竟趁许后临产之机,指使女医官将其毒死,然后由霍光施加压力,将霍女立为皇后。宣帝对许后之死虽然心怀疑虑,但迫于形势,对霍皇后也只好作出宠爱的样子。宣帝立许后之子为太子,霍光夫人故伎重演,教霍皇后在太子饮食中下毒,未遂。

    可见其家族气势已到了何等猖狂的地步了。

    随意废立皇帝和皇后,在刘病已之前本还有一位宗室被推举入朝为帝,但是因为此人荒淫,便被霍光废除,又才立了刘病已为帝

    更何况,硬是毒死了皇后,立自己的女儿为后,如此行径,是宣帝也无法容忍的。

    这也是导致了在霍光死后,霍家被灭族的原因。

    萧明睿之所以说到这段故事,既是表明自己对妻子是故剑情深,不想娶个出身显贵的女子回去,让她置身危险之中。

    一方面也是强调,楚家接连几十年,出了两位皇后,家族中人才辈出,已经在朝堂上占据了不小的地位,如此的情况下,是再不合适将来再让继承人的后宫再出现一位后或者妃了。

    若是不然,就要重蹈霍光之事了。

    对于外戚专权,不能不防。

    建武帝斥道:“荒唐,西汉旧事,焉能拿到如今来说?朝中可未有如此显贵的一门。再说,你那王妃,好歹也是慕容家的女儿,又岂是身份低微的许后可比?”

    “父皇天纵英明,自然可以操控群臣于掌中。然而就是数十年前的事,当时穆宗之乱,父皇当还记得吧?”

    建武帝眸光一凛。

    他当然记得此事,穆宗之乱,就是大秦王朝几十年前那次内乱。

    因为穆宗年纪小,十来岁即位,又十分懦弱无能。结果被其舅父,平阳侯王廷相把持了朝政,更在之后杀掉了穆宗,想篡位,这才引发天下动/乱,也是在那时,身为琅琊王的先帝光武帝才起兵平乱,后来夺取了江山,延续了萧家的统治。

    自从光武帝即位后,就十分重视打击外戚专权。

    当时的楚家因为有楚皇后那么一位巾帼女豪,做事又向来低调,因此并没有让光武帝忌惮太甚,但即便如此,也是一直在压制的。

    直到建武帝即位,楚家人仍然十分低调,而且因为继承了威北侯位置的那位小舅子无能,也没有引起建武帝的重视。

    但是他也绝不是不清楚,威北侯虽然混账,他的嫡长子却是个不凡的少年。

    到时候等儿子即位了,如果后妃中有这么个楚家的女儿,定是要封贵妃的,若再有儿子,说不准就要跟皇后生的太子争位置了。

    当然,这种情况只是也许。

    因为慕容家也不是吃素的。

    可是,她们是文官,而楚家却是勋戚,在军方一系人脉很深。

    有这样一位外家做靠山,那真的要引发朝中的不稳了。

    选择继承人,他不可能什么都不考虑,各方面,包括延续几十年的未来他都要考虑到。

    楚家的确已经够荣宠了,不可能再让他们再风光下去。

    出了两个皇后已经足够了。

    再多一个,气焰早晚要嚣张起来。

    为了子孙万代继,他也不能这么做。

    建武帝打量着面前的儿子,嘴角挂起若有若无的笑容。

    他能想到这些,而不是头脑发昏,冲上来答应他的赐婚,让他十分满意。

    在这一场心理博弈的表现中,这个二儿子的表现很是优秀,完全具备了作为优秀帝王的素质。

    眼光要长远,不能局限一时一城之得失,举止要冷静自持,不能急躁冒进。

    治大国如烹小鲜,本就不是随便的事情。

    “朕看你是胆小如鼠!”他开口骂道:“朕那个跟蛮族打仗聪明果敢的儿子哪去了?一个女子,也把你吓成这样?难道就觉得朕还控制不了朝局了?”

    萧明睿一听父皇开口骂人,却并没有担心,知道这是亲近的表现,反而笑道:“儿子们可没有父皇的英明天授。而且父皇正值春秋鼎盛,便是御极五十载,便有何妨?还请父皇不要说此意气之言,父皇是万民之主,当保重身体,大秦不可一日无父皇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