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章 女人战争-《清穿之得添福后》
第(2/3)页
福临扬眉瞪了一眼,待他跟着自己回到侧院屋中私下说话时方才笑道:“先生可是生我的气,以为我在报复你?我倒是有些话要问先生。这样更方便。”
徐文魁恍然大悟,也是一笑:“贝勒爷是不是想问刺客的事?实不相瞒,那刺客死后我也看过,左肩有虎头刺青,用药水遮了的,却是瞒不过我。”
福临满意地点头:“这便是了。现在皇阿玛和太子身体康泰。这便是幸事了。接下来便是要尽快寻到乱党的下落。依你之见,这刺青是代表着刺客一人,还是一个组织?”
徐文魁努力回忆。分析着思路:“微臣之见,他们一定是一个组织。那刺客是酒楼的管事,如果没有人接应,定是没有这么顺利的。如果能一网成擒便是大功了。贝勒爷思维敏捷,微臣佩服啊。”
福临谦虚地摇头:“我才多少阅历。怎比得太医你。适才得罪之处实是情非得已。倘若他日立功,福临一定赔罪。”说罢一揖。
徐文魁亦是想到了一处:“微臣亦有此心。是我胡思乱想唐突了贝勒爷。现在最重要的是寻到乱党,我误会您了。”
福临蹙眉:“依你所说,这些乱党的肩上的是虎头图案,却用药水遮住,该怎么查找呢……”思量了一阵,笑了:“有法子了。”
徐文魁附耳去听,眉开眼笑:“贝勒爷这点年纪便有这样的想法,实在是令人佩服,微臣这便去了。”因着福临这是送点子给他,亦表示成果会分他一半,他自然亦会助着福临立功,同享富贵。
经过徐文魁的进言,皇太极同意了。因着案发后便有大批的排查搜索,范围更扩大到了整个忻州,为了避免打草惊蛇,这法子可是及时得很。
前段时间百姓们或多或少都服食过有问题的米粥,便是以排查五石散的借口,排查每一个出入的人,不论男女皆要经过药水擦身,以确保平安。
擦身的药水可以揭示图案。这样的借口便是遮住了真实的目的,又可尽可能的减少恐慌。使得百姓们觉得皇太极虽然遇刺,但放在首位的仍是百姓们的安全,对民心聚拢有着极大的助益。
这法子很管用,三日便捉了六人,都是肩上有图案的。
照这样的速度,若要乱党平定便是指日可待。
对这样的结果皇太极自是满意的,对徐文魁又恢复了从前的信任与宠爱。徐文魁在适当的时候进言,使他知道此计是经过福临的启发。皇太极听后更沉默了。福临的形象在他的心目又进化了一层。纯孝,善良,不争,就似皇子所需要的所有优点他都尽可能地做到了最好。
念着福临的好处,怀想事发后将他抛在脑后,皇太极更觉得不忍了。吩咐多加赏赐以安抚他。
于是,福临先是接到了一千两银票。接着便有两斛珍珠,二百两黄金,还有两套新礼服,靴子,佩饰……
福临一样样地对应着礼单查点,看到还有一套上好的头面,惊道:“怎么还有这个?”
乌泰亲自送了来的,自是清楚,偏笑道:“贝勒爷。这是日后带回宫中给福晋的,先让您看看可满意。”
临心想皇太极真是了解他的难处,心头一暖道:“多谢皇阿玛天恩,烦请总管回复福临愧领了。”
乌泰被他拉住了手,感到掌中重了几分,知是搪塞了赏赐下来,忙推托道:“奴才不敢。”
“借花献佛罢了。”福临扣紧塞给他的玉佩不容退还。因知道这次遇刺事件,虽然皇太极最终无恙乌泰亦是要担责和受处分的,这样做除了安抚他,更有拉拢之意。
乌泰坚决不收。表情变得有些冷淡:“奴才实是不敢。皇上说回宫后让奴才到寿安宫伺候。”
这便是重惩了呢。福临大惊,手上停住了。乌泰说得这么明白,他还怎么拉拢他?怕只怕乌泰回去跟皇太极说起。便是更糟糕了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