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 断肠 21-《鬼撒沙》


    第(2/3)页

    说到最后的时候,那位长辈却很释怀的笑着说:“众生祸,赶尸活,然众生祸,却非吾等之福,若世间安定,我等赶尸人便是永消又何妨?”

    世间传言,最后一个赶尸之店,存于抗日战争时期的重庆,有人曾在重庆打铜街一个青砖黑瓦的破落屋檐下的破旧的门框上看到过一行青墨所写蝇头行书,上面写着”代办赶尸还湘“。

    还湘,却不是还乡,大概就是从那个时候起,赶尸一脉的人似乎意识到了什么一般,开始刻意的收拢,最终真正意义上消失于瓦市之间。

    据卜羲怀文所知,他们家中长辈最后一拨穿上天青道袍,天青布帽各自陆续外出的,是他二爷为首的一众,而那时候,正值抗美援朝,只是那些人出去之后,便至今不曾回来过,家里的族亲说,他们很可能死在了异国他乡之地,为别人赶了一辈子尸,他们赶尸人死后,却无人送他们的尸骨落叶归根。

    卜羲怀文也曾问过,近十年的混乱期间,也是死了不少人的,却为何不见他们赶尸一脉的影子?

    长辈苦笑着告诉他,丧失人性的人,比丧失生命的尸要可怕的多。

    后来,卜羲怀文渐渐明白了长辈话语中的含义。

    那么,既然这近几十年,赶尸人早已销声匿迹,这地上的死尸从何而来?若真有赶尸人再次出世,他黔南卜羲一脉身为世间赶尸势力之中最重的其中一个,不可能不知。

    最让卜羲怀文茫然的是,是这地上死尸被张三会扯下的外袍,那外袍被泥土裹了一层,怎样的死法才能如此狼狈凄凉?

    即便是盗墓之人死后的灰头土脸也远远不及如此。

    这人,仿佛是活脱脱从河水淤泥之中滚落出来的一般,只有如此,只有浑身浸湿,外袍才能被泥土裹成这般模样。

    卜羲怀文木然的从嘈杂的人群中一步步走到那尸体之前,附身嗅了嗅那死尸的外袍,入鼻的,却是河中淤泥独有的腐烂腥臭之气。

    摊开死尸的脖颈,乌黑的颈间,灵势已经涣散开来的符咒,映入卜羲怀文眼中,之后,卜羲怀文便拍拍衣袖,匐到在地,久久不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