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军事规划-《楚汉颠覆者》


    第(2/3)页

    刘邦说道:“邓老弟,你说已经做好了兵事规划,说给寡人听听。”

    他和萧何都在期待着。

    “汉王……”

    邓玉龙先是大致概括了一下,再详细解说。

    比如制定军事制度,包括了纪律制度、兵役制度、官阶军职级别、晋升制度等。

    在军职方面,邓玉龙结合秦汉时期制度,自己再给予适当改动。

    具体为:伍长、什长、都伯、军候、军司马、都统、校尉等级别,都伯以上还设有副职,一共有十几个级别。

    在晋升制度方面,邓玉龙抛弃唯军功论,因为他觉得这不太合理,他提出的是军功加资历相结合的方式。

    如果在战时,军功多自然晋升快,但如果有些人没有立功的机会呢?或者非战时很少打仗呢?这就要看军龄资历了。

    一般情况下每4年晋升一次,如果中途有犯错误的,分别有记小过、中过、大过这三种惩罚方式,分别剥夺2年、5年、8年不等的晋升资格(也就是这段时间不计入军龄资历年限),比大过还要严重的错误那就要降职甚至开除。

    这是参照了现代的军队晋升制度,邓玉龙觉得可以运用到这个时代中。

    在获得军功方式方面,邓玉龙又再抛弃了唯杀敌数量而论的标准。

    比如西汉的李广,资历很老,但在唯杀敌数量论军功的制度下,造成了“李广难封”。如果按照当时的军功标准,李广的确没有达标。

    西汉封侯标准有几点:捕斩敌军王、相、将军、阏氏等;斩敌千级以上;父亲在战斗中做出重大贡献而死,儿子可以获封侯。

    如果是防守城池关隘挫败敌人攻势、烧毁敌人粮草、在军中出计策被统帅采纳后获得成功的、劝降敌人,等等此类,凡是对某次作战胜利有大贡献,或者在军事上对国家有大贡献的,都应该计算入军功。

    当然,杀敌数量是十分重要的军功标准,但不能作为唯一标准。

    凭军功和资历都可获得晋升,只是凭军功晋升快很多而已。

    除了军功和资历外,还可以通过才能获得军职,比如较技比武、集体考核,那些成绩优异者,可根据具体情况晋升。

    在军纪方面,如果是违反军纪,轻则打军棍、重则处决,至于具体怎么处置,都有明确的标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