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盐丁们的思想改变-《我在古代建工业》
            
            
            
                
    第(1/3)页
    最终,王由祯实在拗不过父亲和二叔,便放下手里的蒸汽机,亲自去送粮食了。
    粮食全部储存在小码头的仓库里,王由祯一遍遍由近及远的从盐仓村开始送粮食。
    广袤的田野上。
    几辆骡车在小土路上前行,王由桢坐在第一辆骡车上。
    望着不远处的小村庄,炊烟袅袅。
    来到盐仓村的村口,这里同样是安排了一批青壮盐丁在挖小河,用来护卫整个村子的安全。
    村口只留了一个出口,提前打造了一座吊桥。
    吊桥的打造十分的简单,就是一块厚实的硬木板拴上两根手臂粗细的麻绳。
    从两个水井转轮一样的轮毂上穿过,在遇到危险的时候把吊桥升起来。
    王由桢来到盐仓村的村口,几名守在这里的青壮盐丁,满脸崇敬地目送小先生离开。
    他们不知道小先生过来试做什么的,但他们清楚的知道纺织厂、乡勇、还有挖掘小河给粮食这一件件事。
    不仅是让他们有了活路,还能让他们家里的孩子少饿死几个。
    相信老百姓心里的思想就是那么简单,谁能让他们吃饱饭就是他们全家最大的恩人。
    王由桢带着几辆骡车来到盐仓村里,也没有搞特殊化的直接去几名宗祠族长的家里,从那些宗祠族长家里开始送粮食。
    直接就从第一户人家开始,敲响了一户人家的茅草屋木门。
    一名蓬头垢面的汉子,穿着一件破破烂烂的直身,赶紧从屋子里哆哆嗦嗦地跑了出来。
    现在已经过了秋分时节了,天气转凉。
    大明现在的时节就是王由祯从书籍里看到的小冰河时期,气候要比一般的秋冬季节冷得多。
    这名蓬头垢面的汉子,穿的却只是一件单衣,还是破破烂烂的单衣。
    王由桢看了一眼这名嘴唇冻得发紫的汉子,摆了摆手,示意王二龙去搬来一袋粮食。
    王二龙没有听话,一手抚着长髯,一手握着春秋大刀,眯着丹凤眼站在王由祯身边。
    岿然不动。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