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对话开启-《典藏华夏:跨越历史,对话古今》


    第(2/3)页

    “好家伙,杜甫的生平还平淡啊?”

    “看节目,别吵吵,目前来看杜甫还没有正式发问。”

    ……

    “既然你说你来自一千年后,为了探访大唐盛世,华夏文脉。”

    “但,这文脉与我何关!?”

    “论名声与诗作,李太白皆胜过我,何不去找他,反而来找杜某?”

    杜甫对于沈飞的理由,颇为不解。

    按他所言。

    主要目的是为了探访大唐盛世,探访华夏文脉。

    但,那文脉岂是自己区区一介平民能够改变的?

    “李白是仙人下凡,杜甫是凡人得道。”

    “太白是盛世的惊鸿一瞥,子美是乱世的孤苦见证。两位没有高低之分,但是可以确定,大唐少了这两位中的一位都会逊色几分!”

    “因为晚辈想看看真实的大唐,想看看那个遍地哀嚎的大唐,想看看那个万国来朝的大唐。”

    “因此,特来拜会杜先生!”

    杜甫眼神内敛。

    看向沈飞的目光逐渐发生变化。

    “既然小友来自一千多年之后,那老夫倒有几个问题,不知小友能否解答。”

    杜甫对沈飞附身鞠躬,问道。

    “但说无妨,晚辈,知无不言。”沈飞以礼相待,俯首作揖道。

    “我这第一问,后世百姓,如何看待大唐,又可曾羡我大唐?”

    “第二问,千年之后,百姓可曾像如今这般,逃窜流亡?”

    “第三问,论才气,后世可否有人胜太白半步?”

    杜甫犹豫了片刻,接连说出了三个问题。

    简单的三个问题,足以看出杜甫的格局。

    第一问,为国而问。

    第二问,替民而问。

    第三问,为后世发展而问。

    当今,李太白代表了诗坛的巅峰。

    豪情万丈,无人比肩。

    他想看看,后世可曾有人胜过李白。

    无论哪个问题,皆有缘由。

    “后世百姓如何看待大唐?”

    “大唐国力强盛,万国来朝。”

    “奠定了华夏古代,在世界上的崇高地位。”

    “自唐朝开始,华夏开始逐渐步入世界,世界各国皆以唐为尊。”

    “万国皆识大唐之威,谁人不羡大唐之名?”

    “后世百姓如何看待大唐?”

    “一个王朝,相较于后世的评价,当朝百姓的评价,更为真实。”

    “后世百姓赞誉大唐又如何,后世百姓厌恶大唐又如何?这些都与当下的大唐,毫无关联。”

    “若是非要争论,后世百姓仰慕大唐风采,但是愿意生活在大唐,却并无几人。”

    相较于上一期始皇帝的威压,这一期的杜甫显得平淡许多。

    就像是两个老友席地而坐,慢慢谈论着彼此的人生经历。

    “哦?不愿来此乱世,尚能理解,但若是那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不知后世可有人愿意前来?”

    杜甫坐在沈飞面前,茗了一口茶,平淡的说道:“我大唐,如今不如意,但也曾强盛。”

    “彼时的大唐,能人志士如过江之卿,数不胜数。”

    “文人墨客,犹如天上星河。”

    “都城长安,繁荣富强。”

    “国力强盛,万邦来朝。”

    “这般大唐,不知后世可有盛世,与其相提并论。”

    说起曾经的大唐,杜甫满心骄傲。

    即便当今自己并不如意,但是也曾渡过一段富裕时期。

    那段时间,杜甫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大唐的繁华。

    沈飞微微一笑,说道:“大唐在后世华夏人的眼中,仅仅只是相对于历史而言的盛世。”

    “若是仅让大家前往大唐游览,那前来大唐的人数定然不少,但若是住在大唐,愿意前来并无几人。”

    “后世华夏何其发达?天下诸国,无人敢犯!”

    “大家会向往大唐的文化、美景、才子佳人,但也不会羡慕大唐百姓的生活。”

    杜甫眯着眼睛,对后世的华夏愈发好奇。

    他从沈飞的口中得出一个结论:大唐虽然亡了,但是华夏却一直继承了下去。

    而且,愈发发扬光大。

    沈飞笑了笑,继续答道:“第二问问后世百姓,晚辈正好回答。”

    “不知道杜兄可曾想过,后世华夏让人人皆可饱览诗书。”

    “后世百姓,经历过一次次的漂泊流离,但最终在一千多年后的华夏,走向了安定。”

    “后世华夏,自然有流离的黎民百姓。”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华夏经历过百姓流离的年代,正因为如此,才有一批又一批的能人志士站了出来。”

    “他们从百姓中走出,他们当初只是一群文人,但恰恰就是这一帮文人,让华夏百姓不再漂泊流离,不再饱受战乱。”

    听到这里,杜甫略为惊讶:“文人,尚能救国?”

    “文人,自然能救国。”

    “他们从国外见到了光芒,他们在国内见惯了黑暗,正因为见证一缕阳光,他们才无比向往光明。”

    “他们最先在黑暗中苏醒,也最先在黑暗中死去。”

    “后世的华夏百姓,也曾如同当今的乱世一般,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但华夏最终迎来了曙光。”

    “无战乱,无赋税,安居乐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