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别觉得奇怪,这名字在秦国相当普遍,光是泾阳重名的就有十来人。寻常黔首文化水平有限,那都是看到什么取什么名字。像草这种名字,实在是稀疏平常。 “这样,你以后叫青鸾。” “青鸾?” “女床之山,有鸟焉,其状如翟而五采文,名曰鸾鸟,见则天下安宁。” 少女懵懂的点点头,牵着卓草衣角。来至营寨外,望着地上猩红一片,下意识的躲在卓草后面。 “卓君。” “都搞定了?” “收获颇丰!” 韩信激动的握紧双拳。 “歼敌九十三人,俘获匈奴百余人,牛羊近三千头!还有戎马数十匹,肉块兽皮不计其数。” “那挺好。” “时间差不多,得回去了。” “走着。” 青鸾交由专门的人照顾,连带着她被俘虏的足足有十来人,全都是妙龄少女。青鸾在里面年纪是最小的,也都很照顾她。 …… 如此大胜,自然令士气暴增。个个都莽足了劲,生怕会落后。就是受了伤的伍卒也都只是经过简单包扎,便奋勇冲在前方。此次奇袭白羊氏部族,出乎他们意料的顺利。曾经棘手的匈奴,现在似乎变得是不堪一击。 那些个俘虏则是几人共骑,由专门的士卒看守。但凡有人敢跑的,直接就地诛杀。他们从上到下都被仔细搜查过,确定是没有任何兵器。 “卓君,勿要怪信多嘴。” “怎么?” “信不明白,为何对这些女子如此好?方才我们死了两人,卓君也只是问了两句。可对这些女子,却是颇为上心。她们虽遭受凌辱,却还活着,而那些士卒则死了。” 卓草回头看了眼,而后长叹口气。 “有时候,活着比死更难。我并非不在意士卒生死,只是他们的死已成定局,我能做的就是想法子帮他们完成遗愿。比如说利用我这护军都尉的身份,给他们子嗣亲属留下爵位或是些钱财补偿。” “信大概明白了。” “你明白,我却不明白。” “额?” 韩信挠挠头。 是卓草傻了,还是他傻了? “你知道,秦国为何先北伐吗?” “为何?” “除开地理位置这些方面的原因,还有就是匈奴比越人更麻烦。匈奴在北,隔三差五就会南下劫掠。就如群狼杀之不尽,周而复始。越人不同,和中原几乎是井水不犯河水。互相间就没啥联系,南越君甚至还会主动献上贡品,以表臣服。” 历史上秦国是先南征,后北伐。为此秦国折进去几十万人,先后投进去的人力物力不可计数。 其实越人真做啥伤天害理的事,人是自给自足,也不需要劫掠。百越气候适宜,种植稻稷便足以活命。百越也不差钱,犀角象牙玛瑙宝玉……这些都是属于特产。很多商贾都会自南郡前往百越,向越人收购这些用以贩卖出售。 “越人,先前也在南郡发动过叛乱。” “和匈奴比起来可不算什么。” “这是自然。” 卓草笑了笑,“所以,先选择北伐更好。你明白,我也明白,还有很多大臣都明白。却有些人分明知晓,却还是劝诫阻止,他们似乎总觉得战事是错的,还劳民伤财。” 是的,他说的就是淳于越这票博士生。 他们反对,只是为了反对而反对。 利弊如何,傻子都能看出来。 “也算有些道理,毕竟北伐投入大。” 韩信倒是很客观,颔首点头。 秦始皇当初为何要搞个抽奖出来? 因为缺钱! 别的不说,光粮草方面都是个天文数字。每日几十万人张嘴要吃饭,还得吃好,这消耗得多大? 而且,古代运输粮食也不容易。除开征调刑徒徭役外,还得就近自各地运送至北地郡。这期间的路途损耗,同样得算在里头。距离近还好点,若是远的话可能只剩下一成。也就是说十石粮食,送到北地就只剩下一石! “有些事,不能计较得失的。”卓草摇了摇头,“不打匈奴,北地郡就难有太平日子。而且为了防范匈奴,不也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修造长城?你不打,他们就觉得你好欺负,就会一直来找你麻烦。事关国家荣辱,打了又如何?” “有道理!” “这就是我支持你北进两千里的原因。”卓草勒马道:“夺回河套之地,并不能扩大战果。你要是能把头曼活捉回来,重创匈奴豪族,以后秦国必有你一席之位。” 韩信笑了笑,这本就是他的目的。 …… …… 翌日中旬,北地大营。 蒙恬注视着地上的沙盘地图,眸子炯炯有神,时不时有探子进来汇报消息。他也只是轻轻挥手,没有过多去追问。 他知道,韩信赢了。 暗中派遣的探子早早便传来消息,说是韩信于子时便已攻陷白羊氏部落,并已燃放狼烟。不出意外,再过些许时间便能抵达。相比较韩信的速度,屠睢足足慢了大半个时辰。 屠睢主要耽搁的地方就在路上,他比韩信要多歇息了会。而韩信几乎是没怎么歇息过,一鼓作气直奔白羊氏部落。击杀白羊君长后,只是经过简单的清点便即刻返程。 这一战,屠睢输的不冤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