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重新调查-《通房有喜》
第(3/3)页
贝慈掀起眼皮,直直对上男子探究的神情:“不瞒大人说,奴婢小时候遇见过很多人拥挤在一起的情况,其中有人体力不支摔倒,生生被人踩死了。跟昨夜拱桥上的状况何其相似,奴婢怕出事,只能跟家丁说自己的猜想。”
“也许奴婢多虑了,但总比事后懊悔的好,所以,让家丁务必将后果说给守卫听。”
确实与他跟守卫了解的情况一样。
他又问:“那你救人的法子从何而来,你会医术?”
赵指挥使问过不下五个郎中,他们在京城里是排的上号的郎中,但他们五个人,谁也没听说过那等救人的法子。
贝慈救人的时候就知道会引来别人的猜忌,早想好了说辞。
“奴婢幼时见过一位游医施救,是一个溺水的儿童,当时呼吸、脉搏全无,用得是心肺复苏的法子,将近两刻钟才将人救回来,奴婢将此法子铭记于心。”
“游医? ”
“是的,在乞讨路上遇见的游医。”
原身确实乞讨了,这一点老夫人可以证明。
老夫人简单给贝慈的身世做了个解释。
赵指挥使无从寻找不合理之处,这么多年过去了,哪还能记得游医的样貌,况且一个丫鬟确实没那个能耐操纵此次事件。
“你可知作夜你救了多少人?”
贝慈还真没数过,诚实摇头:“不知道。”
“十二人,不管是你亲自施救还是指挥旁人施救,这十二人因你而活。”赵指挥使没想到一个挤压胸腔的法子,居然能将十二个断气的人救回来。
现在大街上已经传遍了这次的事,连同她教授的法子。
一听说十二人,贝慈顿觉种种辛苦没白费。
查来查去将军府的几人都没有任何问题,临走之前,赵指挥使亲自朝贝慈作揖:“本官代表南城兵马司向你诚挚的道谢,感谢姑娘出手,没有造成大面积伤亡。”
贝慈背靠青兰支撑,淡淡回礼:“举手之劳,无足挂齿。”
救人不是为了任何赞扬,只为内心安稳。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