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转折-《魂归莱茵》
第(2/3)页
沿途,他们穿过了密布的丛林,也撞见过一个城市正在发生铁道战,铁轨上都绑满了炸药,一不小心就能将周围停留的车辆炸上天。
他们也亲眼见到爆破专家潜伏在路上,用组装的炸药炸毁桥梁,到处都是混乱。当几天后她们进入白俄罗斯境内的时候,都怀疑自己竟然还活着。见了那么多惨状和危险的她们竟然还活着。
但无论如何,这都是一件好事。
白俄罗斯目前还在德军的手中,一进入就能感觉到这里和乌克兰的区别。最明显的就是游击队减少了,大道上看到的更多的是正式化的军队,检查他们车辆的手续也减少了许多。
这几车护士来自欧洲各个地方,但大部分都被分配在德国人的医院里。哪怕彼此是敌人,相处的多了都有些感情,此刻这些护士见到熟悉的德国军装,表情一下子就缓和了不少。
车子没停,一路开进了明斯克的一家红十字会属医院,医院很大,但是里面却很挤。
这是德军在靠近东线的地方最大的一个后勤集中地,附近战线上的负伤士兵都会往这儿送,所以医护人员十分紧缺。
罗西亚和这一群护士,连明斯克长什么样子都来不及看清,就被匆忙的塞进了医院里。在进入之前,她只回头看了一眼,对于这个城市唯一的一个印象就是,空城。
在德军统治下的,典型的空城。
一眼望过去,全部都是德国人,这里的原住民像是已经销声匿迹,连生活的气息都不存在了。
而医院里更是如此,似乎她无论更换多少个医院,无论在哪,无论是大是小,里面都是一个模样。
门口是一条血腥的分捡流水线,和罗西亚一起来的护士还没有反应过来,在两眼一抹黑的情况下就被安排在了这里进行辅助工作。
罗西亚持有的是医生证,便被这里的护士长给拉进了病房里,做初步的治疗工作。依兰娜沾了她的光,不愿意去门口分捡,便留在她身边做助手。
似乎,接下来的生活就这么一下子被定下来了。
一批人被医院安排了集体宿舍,每天出来就是治疗伤者,交换物资,进行医疗援助。这样的生活忙碌而机械,一整天下来累的连话都不想说,通常是倒在床上就睡,第二天醒来,都不知道自己昨天干了什么。
时间过的很快,没几天后,8月15日,库尔斯克战役接近了尾声。
德军在库尔斯克的最后一次进攻即将以失败而告终,早已疲惫不堪的第二集团军和第九集团军不断后退,一直到进入乌克兰境内。而作为主力的第四装甲集团军也被迫边打边后退,他们顽强的阻击苏军的进攻节奏,虽然暂时迟滞了苏军的进攻节奏,但并没有真正阻挡住苏军的前进步伐。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燃料的不断消耗,这场战争走到了尽头,而希特勒的东线计划也已经告罄。
在开战前,他告诉他的将军们,在库尔斯克的胜利会“像一座灯塔一样照亮世界”并会激励德军将士向着莫斯科发动新的攻势。
但这样的虚张声势并没有挽救战局的变化。要么全胜,要么全输,战争的未来取决于这次战役的结果。
几天后,在大后方的人群接到了8月17日的战报。
经过一天持续不断的交火后,苏军获得了胜利。第四装甲集团军损失了300辆坦克,被迫撤退。希特勒在东线上最后一次进攻以失败告终,毫无疑义,德军在苏联已经接近全面失败。
这个消息让在明斯克的德军气氛低沉,士气也不断下降。甚至在医院里,连伤兵的哀嚎都沉默下来,军人的敏感性在于,他们已经清楚的看到了前方的黑暗,这一场战争的无望。
德国的神话在东线再也无法延续。
而罗西亚担心的是,第四装甲集团军撤离了库尔斯克,但是海因里希并没有回来,没有他的消息,后勤也没有任何信件传到她手上。
对于这一结果,她只能告诉自己,海因里希还不知道她转移了地方,也许后勤也不知道她现在在明斯克。这种时候,没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