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地狱逃亡(六)-《魂归莱茵》


    第(2/3)页

    在这种地方罗西亚实在不敢露“财”,她只能找出一块像石头一样硬的黑面包,可怜兮兮的去找难民们换件衣服。

    海因里希一身军装太过显眼,走在苏联就是移动型的活靶子,现在他们遇到的还都是普通平民而已,等到过关卡的时候绝对不行。

    显然食物在苏联已经是世间最重要的东西,罗西亚只用那么一块面包就换来了一身难民的衣服,衣服很破,但胜在刚洗过没多久,还很干净。

    经过持久的打抗菌素,海因里希的伤口有了好转的迹象,但依然没什么行动能力。他对自己穿上这么一身单薄破烂又丝毫没有美感的衣服十分不满意,死活都不愿意换,最后还是被罗西亚用强给逼迫着换了。

    “你最好给我老实一点,这里不是德国,也不是巴黎,你现在是苏联难民,不要摆出长官的派头,不然我们绝对走不出去。”罗西亚就怕这货高傲自大,遇见苏军再忍不住冷嘲热讽,在关键时刻使绊子,只好提前警告他。

    海因里希不出声,冰蓝色的眼睛控诉的看着她。

    “抗议也没用,你不是会俄语吗,我听说俄国的斯拉夫人和你们长的很像,到时候你就说自己是个逃难的斯拉夫人好了。”

    显然,这话让自认血统高贵,种族高等的德国某军官很不高兴,罗西亚颇为担忧的看了他一眼,道:“不好,还是我来说吧,你太危险了。”

    海因里希鼻子里发出一个哼声。

    罗西亚顿时绝望了:“算了,你还是什么都别说,就躺在雪橇上装死吧。”

    “……”

    在距离难民营不足三英里的地方就有苏军在斯大林格勒设的关卡,那里也是斯大林格勒的火车站之一,现在正在对苏军已经夺回的城市进行通车。

    原本她是打算靠着两条腿走出斯大林格勒的,但自从知道这里通车后,她就打消了这个念头。反正都要骗过苏军过关卡,如果能做火车的话就更好了。

    但既然是以苏联难民的身份过关卡,势必就要丢掉所有和德国身份有关的任何东西。对海因里希来说,军装都扒了,就没有什么不能丢的了。枪支里也没有多少子弹,扔了也没什么关系。

    唯一不能扔的就是他的纳粹军官证,那算是他在军队中的身份证明,丢了之后再回到罗斯托夫也不一定有人认得他。罗西亚想了半天,只想到将证塞到了鞋子底,她自己的战地医生证倒是没什么,不过要是被检查出来的话,少不了又是一番麻烦,只好一块藏在里面了。

    下午,她拖着海因里希去排队等待检查,本来她还打算让这货装死一下的,结果他竟然真晕过去了,到时又是她一人独自圆谎。想到她那残破到不行的俄语,就一阵头疼。

    到了火车站之后,才发现那里的队伍排的好长,根本就看不见头。虽说难民和平民占了绝大部分,但是苏军的检查依然十分严格,不仅有专门的盘问人员,还有专门检查随身物品的,显然是怕这其中会混入其他国家的军人或间谍。在火车站和站台外用很大的铁网隔开,中间开了道小门,只有经过层层排查才能通过关卡。

    一看到这阵仗,罗西亚整个人都有点紧张的发抖了。两个人的证件都已齐全,但是她的语言,海因里希身上的伤会不会被苏军给检查出猫腻来,一切都还是未知。

    一个苏联难民的身上为什么会有狙击枪的伤,这个问题她压根就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前面的队伍一点点的在变短,罗西亚的心脏也越来越紧绷,她攥着雪橇绳子的手都要冒出汗来。终于,前面那个难民过去后,轮到她了。

    “你是哪来的?”

    罗西亚努力平静,尽量用很正常的语调道:“斯大林格勒。”

    那个士兵顿时皱了皱眉头,罗西亚一看他黑脸才反应过来自己说了个愚蠢的答案,因为现在这里就是斯大林格勒,她简直就是在说废话。

    “工业区。”她赶忙又加上。

    “城南工业区?”士兵眉头皱的更紧了,看着她面色不善:“那里不是正有战争,你怎么会从那里出来?”说着他低下头看到了她身后拖着的雪橇上躺着的海因里希,顿时声音一厉:“他是谁?怎么回事?你们是什么关系?难道他是个战场逃兵?”

    这一连串的问话说的又快又急,声音又严厉,显然是一种审问技巧。可罗西亚却被他的语法给绕的晕头转向,好半天都反应过来哪个是哪个。

    “你们是什么人?”苏联士兵仿佛感觉到了不对,一直手按在了腰间的枪上。

    “我们只是普通的难民。”罗西亚心脏骤然一缩,强自镇定的将一早就准备好的两张难民证递了过去:“他是我丈夫,在逃难的时候被德国人打伤了,现在还没好。”

    “什么伤?”这个人似乎非常的警觉,看着海因里希就不像是普通的难民,便蹲下身,一把扯下了他肩头的衣裳,露出满目纵横交错的伤痕。上面刀伤划痕一片,新旧盘亘,倒是看不出来是怎么伤的了。

    罗西亚的心脏一跳,却见他已经皱着眉头站了起来:“他怎么会伤的那么严重?”

    他只翻看了一个肩头,是以没有看到另一边上的狙击枪伤。罗西亚在心底松了口气,努力简短用词:“争抢食物时……”

    这几个字一出来,士兵立刻就明白了。整个苏联的食物都不足,就连他们士兵也有饿肚子的时候,更勿论这些难民。他低下头看了看手里的两张泛黄的难民证和红章,都是真的,也有了年头。

    “你们要坐车去哪?”

    “罗斯托夫。”

    罗斯托夫有难民收容所,大多数难民都往那儿逃。士兵又仔细的看了他们一圈,目光在海因里希脸上扫了好几回,若不是这年代没有那啥啥,罗西亚都以为他要对海因里希图谋不轨了。

    “那么,你们可以过去了,记得到左边接受检查。”他说着,便挥了挥手,将两张难民证递过来,然后去检查下一个。

    罗西亚一派恭敬的接过来,心底的大石终于落地。

    苏联地域辽阔,板块横跨亚欧大陆,有一百多个民族,语言穿着长相生活习性各不相同,连他们本国人也分不清谁是谁。所以她简短说辞,规避语法错误,竟也勉强的过了这鬼门关。

    罗西亚继续拖着海因里希往前走,去检查随身物品的地方,却不想身后又传来那个士兵的声音。

    “等等。”

    罗西亚身子一僵,转过身来,用讨好而又疑惑的目光看着她。

    “这是什么?”那个士兵的脸色已经严峻起来,他走过来,在海因里希的腰间口袋前蹲下身子。

    罗西亚紧张的看过去,却见那个破烂的口袋里露出了一点黑白红相间的缎带,她顿时脑袋一蒙,心脏无法抑制的狂跳起来。

    士兵的手一拉,便从里面拽了出来,竟是一个骑士铁十字勋章。

    “一个难民的身上竟然有德国军官的勋章?”那个士兵神色冰冷严峻的站了起来,双眼像鹰一样射出锐利的目光。

    罗西亚被他看的头皮发麻,她实在无法理解海因里希什么东西都丢了,连枪都扔了,怎么还会留这个东西在身上。

    在希特勒的要求下,骑士十字勋章的获得者会受到第三帝国宣传机器的特别关注,报纸和其他宣传媒体也会反复地向人们播送他们的事迹,以彰显德意志的荣耀。不仅如此,第三帝国政府还发行印有他们肖像的明信片,这些明信片在战时的德国被广泛的收藏。

    维尔纳死后就有追授过这枚勋章,他的名字被刻在柏林广场英雄纪念碑上,而梅莎姨母家里也有明信片。不知道海因里希又是什么时候获得的,他的脸有没有被这些苏联人见到过。
    第(2/3)页